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|打造你的「化身」
這本書的原文書名為 Common Path to Uncommon Success,明明就跟財富一點擦上邊都沒有吧,但出版商就是喜歡將標題弄得大家喜歡,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,但我還是喜歡原本的書名。
雖然書中有提到蠻多蠻多賺錢的方式,但我最喜歡的是他的思考,還有它對創造你的「化身」-創造你的目標顧客,的這個部分我很喜歡,也覺得很實用。
這本書是由 John Lee Dumas 所著,他是知名的 podcast 主持人和企業家。這本書主要探討了成功的共同路徑以及如何達成非凡的成就。它結合了個人成長、創業和行銷策略等方面的內容,是一本幫助讀者找到成功之道的指南。
我從這本書學到 - 如何往成功之路
找出獨佔的市場
作者很喜歡聽 Podcast,他喜歡聽一些專訪,而從中學習到一些東西,在每天的通勤時間中可以聽 Podcast 來打發時間並學習。
而他因緣際會下想開始做內容,他是個後進者,在平台上已經有許多人在做這種專訪的內容,那他要如何做出不一樣呢?,作者給的建議是競爭不容易,所以要找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,自己的獨佔市場,這也跟許多創業的書一樣,要把自己的市場更加細分,分到是目前市場中的唯一者。
例如作者現在想要做內容,是跟名人專訪有關,那當時在平台已經有許多創作者在做,那作者就在想能做出什麼不同呢?或許是專訪某一類型的主題,財金類型可能許多人製作,需要專訪某個叫特定的,這是一種方法。而作者想出來的方式是他要「每天」更新。
在平台上,目前的名人專訪內容沒有人是每天更新的,所以在「名人專訪,且每日更新的 Podcaster」他是唯一的兢爭者,是最爛的但也是最好的其中一位。
當然再細分你的市場時,也要確認你的市場是否可行,真的是有需求的,以免真的變成那個最爛的競爭者,因爲雖然劃分了你需要的市場,但這個市場不一定真的存在。所以也要講到下一重點,確定你的目標客群。
確定你的目標客群
書中有一個有用的方法和例子,叫做 創造你的「化身」,這個化身我認為可以是別人,也可以是你自己,當然使用自己的話這個化身可能更能夠明確形容出來,且不是自己想像的。
「化身」,也是你的理想客群、目標客群,而作者是喜歡在通勤時間聽 Podcast,但是常常遇到問題就是,通常節目都一週只有兩集,而通勤是每天的,則導致無法每天收聽同一個 Podcast 常常需要找其他的來收聽,這就是他的化身,而也造就他想要每天更新的理由。
作者的化身、完美顧客 Jimmy
「Jimmy 40 歲, 他有妻子和兩個小朋友,分別是三歲和五歲,他每天開車上班,通勸時間需要 25 分鐘。準備開始工作時,他會喝杯咖啡,然後在接下來的 8 個小時裡做他不喜歡的工作。工作結束 Jimmy 就跳上他的車,開回家需要 35 分鐘。回家後,他會和孩子們玩一會兒,和家人一起吃晚飯,然後哄孩子們睡覺,接著花點時間和妻子一起聊聊今天的點滴。然後,Jimmy 會獨自一人坐在沙發上享受一小段慰勞時光。
Jimmy 會在每天開車上班時收聽《火力全開的創業家》,這樣才能聽到來賓分享他們最糟糕的創業時刻,以及他們從中學到的教訓。Jimmy 也會慢慢明白,只要有從錯誤中吸取教訓,失敗也沒關係。他也會在開車回家時,聽《火力全開的創業家》,聽到來賓分享他們靈光一現的「叮咚」時刻,這樣他才能了解遠大理想是如何成形,以及如何將這些理想轉化為成功。」
化身也是他的完美顧客,就是製作的產品,就是為了這些人,所以關鍵是
- 每天開車上班
- 通勤時間約 25~35 分鐘
- 聽到來賓的創業故事
而這也讓想推出的產品變得明確,每天更新,時間長度為 20 分鐘左右,要請創業家來做訪談,而這也是個獨佔市場。
其他重點
我最喜歡的是上述兩點在書中的闡述,當然書中不只說這些,還有關於如何打造智囊團,嘗試過的商業模式等等。
打造智囊團
現在和你最常接觸的五個人,你就會變成他們的平均值
平常和誰接觸、學習,這是很重要的,智囊團就像你的朋友,但是大家都想往成功的路上前進,述說自己的理想、執行進度,分享想法,也有督促的效用,讓自己更能往目標前進。
商業模式
作者也嘗試了許多商業模式,當然一開始先專注做 Podcast,而後來也做了許多的嘗試例如
- 實體交流會
- 幫助大家打造智囊團
- 舉辦目標大賽
還有許多的嘗試,但我有點忘記了,主要都是利用自媒體的力量,已經建立好的受眾,來達成更多事情,所以重點還是在於前面的「建立自媒體」,而後面這些算是不同變現的手法,他闡述各自的優缺點,和有趣的部分,對作者來說就像是做實驗,並將它記錄下來。